首页
>会议报道>政协全会>三届四次全会>委员之声

李弘兰特聘委员:关于做好我市东引台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19日 来源: 字体:【】【】【

李弘兰特聘委员的发言

——关于做好我市东引台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

我市历年来累计共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14家,现存111家,平均总投资284万美元,平均合同外资159万美元,平均实际出资79万美元。从台资企业规模和经营情况看,台资企业数量不多,投资规模不大,生产规模较小。我市台资企业发展之所以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对发展台资企业和引进台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目前,我市还没有一套专门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有效政策措施,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引进台资工作也缺少专门的研究。引进台资大多还处于一种自发行为,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从县(市、区)政府和部门角度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只考虑经济方面问题,缺乏从政治高度看待引进台资企业重要性。加上台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发展不快,有些地方甚至对台资企业抱“有其不多、无其不少”的无所谓态度,从思想认识到实际工作都不够重视和支持。

二是台资企业用地、供电、供水等要素制约问题突出。用地指标短缺、征迁压力重、供地周期长和地价昂贵等因素,使土地问题成为引进包括台资在内的外资工作中最为尖锐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速度,直接影响台资企业投资信心。一些台资企业,在2003年前就已提出申请,土地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另外,有些台资企业反映不但用电用水紧张,而且水、电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的企业建好厂房,开始生产多时,但厂外的道路仍然没有浇筑水泥路,水、电管道铺设也大受影响。

三是政府服务不够到位,台商投诉协调处理机制亟待完善。由于台资企业的特殊性,所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总体协调,形成了各个职能管理部门的多头管理。有些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只重视企业的引进,忽视了对企业的良好服务,“重引进、轻管理”,“前热后冷”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部门办事程序和手续缺少透明度,不够便利化,有些部门办事人员上门收费、处理公务手续不规范,举止不文明,随意性较大,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等现象,损害了政府形象,使台商难以理解,影响“以台引台,以商引商”目标的实现。更为严重的是,台商遇到问题往往无处投诉,即使向有关部门投诉后,有些问题也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迅速解决。

东引台资,既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是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经济工作。现就如何做好我市东引台资工作提几点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一)深刻认识引进台资的重要性,加强对引进台资工作的领导

发展台资企业,做好对台招商引资工作,是我市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的客观需要,是我市实施“创新强市,创业富民”发展战略的有效载体之一。要从认真贯彻“以经济促政治”的方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引进台资、促进台资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市委、市政府把“东引台资”战略的实施与“接轨上海”、“握手宁波”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提出具体措施,明确联系领导和责任单位,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综合考核。

(二)充分发挥我市民营经济优势,拓展引进台资新领域

民营经济是台州最大的优势,也是台州招商引资的主力所在。同时,我市与台湾地域相邻,发展台资企业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台资应当在引进外资中占更大的比重。在引进台资工作中,我市应坚持“以民引外”的引资战略,以外资助民资,以外资促民资,最终达到“民外合壁”。目前,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台州区域经济业已形成,成为我市引进外资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发挥我市民营经济的独特优势和巨大作用,进一步拓展引进外资的新领域,既注重量的扩张,也注重质的提高,大力争取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整体素质好的台资企业落户台州。要积极引导台资投向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主导产业和轻工、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行业技术改造,致力于发展生物化工、通讯、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台资投向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积极拓宽第三产业利用台资的领域,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的招商力度,加快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科研、中介服务等领域引进台资的进程,利用台资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三)加快台商投资区建设,着力解决土地紧缺等要素制约问题

外商投资区块建设是解决当前外资项目用地制约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台州经济开发区作为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仅有的三个台商投资区之一,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建好台商投资区的条件。建议市委、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台商投资区建设。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台商投资区建设,将要素资源向台资项目倾斜,对台商投资项目用地实行优先安排,按产业和规划要求设置专门针对台资项目的“招拍挂”条件,促进台商投资区吸收高质量台资项目。此外,各地应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台资企业在水、电、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四)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努力探索对台招商引资新路子

台州民营企业与台湾企业产业比较相近,两地合作具有难得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合作空间十分广阔。我市应积极推进对台产业链招商,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中顺势借力,有所作为。要借助“国家级汽车零配件出口基地”这一品牌,以引进大项目和高端项目以及有助于形成产业集聚、实现产业升级和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项目为重点,充分发挥台州的产业和配套优势,在台湾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良好对接,激发产业链的生命力和带动力。在对台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努力探索专业化招商的新路子。首先,要关注和核算招商引资成本,改变过去那种不计成本、一哄而上招商的做法,强化专业化和小分队招商,切实提高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的成效。其次,各地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发展目标,寻求差异化招商的道路。从台州各地的区域条件看,北部山区可以重点探索现代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招商引资,沿海地区可以着重探索沿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南部地区则可以利用汽摩配、机械电器、医药化工等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优势,加快整个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

(五)完善台商投诉协调处理机制,加强为台商服务的制度建设

加强台商投诉协调机制建设,既是加快台资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做好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台商投诉协调工作牵涉的部门多,案件处理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必须加强台商投诉协调机制建设,形成富有效率的工作体系。一是出台台州市台商投诉协调处理办法,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如何做好台商投诉协调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参照中央关于建立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办法,由市台办牵头,相关司法部门和经济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建立密切联动、有效协同的工作机制,联手解决问题。三是设立台州市台商投诉协调中心,开展经常性工作,负责台商投诉事项的受理、交办、催办和督查。同时,要逐步建立政府领导和台商见面会制度、政策说明会制度和台商投资企业恳谈会制度,充分发挥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及时与台商沟通信息,及时掌握台资企业的发展情况。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不断改进,努力创造台资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已落户的台资企业舒心经营、顺利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台商的群体效应和连带作用,更加有效地开展台资引进工作。

?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 黄岩金长城金丝有限公司董事长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