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报道>政协全会>四届四次全会>提案选登

整合海洋文化资源,打造台州海洋旅游品牌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6日 来源: 宣传处 字体:【】【】【

    海洋旅游业已成为21世纪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台州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带的中部,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市。台州沿海先民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广阔无边的海洋,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台州海洋文化,为台州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台州海洋文化的主要特色体现为:
    (一)源远流长的海上贸易文化。三国时期,沿海一带就与日本、朝鲜等国有贸易往来。唐代的海门(今椒江)已成为重要的对外商埠。宋代,台州章安、松门两地设立市舶务,成为正式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从此,台州与台湾、日本、朝鲜等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贸易更见频繁。
    (二)丰富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台州沿海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如沿海渔区多龙王庙、妈祖庙,用以祈海事平安、渔业丰收。尤其是坎门的花龙、鱼灯,石塘的大奏鼓虽在其发源地已绝迹,但却已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自具一格的山海交融文化。台州沿海民众世代遭受了海上飓风、海浪、洪水的洗礼,山的“硬气”和海的“灵气”之间的融合性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兼容性、隐晦性和务实性的台州文化特征。极具地方渔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传统的舞龙灯、挂鱼灯、渔乡锣鼓等地域性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可参与性,都是极富趣味的人文景观。
    (四)独特的海洋军事文化和浩气长存的海岛红色文化。台州各地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了反元、抗倭、解放等战争,孕育了独特精彩的海洋军事文化。如玉环有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馆、潘心元纪念馆、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营史展览馆、乐清湾海上游击根据地、总兵林正阳墓、陈参墓、戚继光平倭纪念碑、披山海岛体验旅游区等;椒江有一江山战役遗址、大陈岛;三门有亭旁起义遗址;临海有江南长城、桃诸抗倭遗址等等。
    二、台州海洋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
    国务院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为浙江海洋旅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台州旅游紧紧围绕“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目标,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型升级和创新为动力,重服务,推项目,拓市场,提品质,优环境,举办了以“弘扬海防文化、发展海洋旅游”为主题的中国(台州)东海文化旅游节,完成《台州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0)》编制工作,全市旅游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我市与海洋旅游业较发达的厦门、青岛、大连、舟山等许多国内沿海城市和地区相比,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尚未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台州海洋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1、与国内外其他滨海旅游城市相比,我市主城区距离海域较远,海洋旅游的环境氛围明显不足;我市处于台风较多地区,海水水质条件有限,岸线多为泥质滩涂,缺少大规模的连绵沙滩;用于工业化发展的港口众多,旅游用海环境较为复杂。2、与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强市的目标相比,我市海洋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层次和服务水平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滨海旅游业仍处于小、散、乱状态,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不足,海上旅游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等。缺少高规格的海洋旅游开发创新平台,海洋旅游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海洋旅游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海洋旅游市场增长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开发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都需要在加大发展力度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二)台州海洋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自身原因,根源在于文化内涵不足、海洋文化的开发利用水平低。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旅游业的发展若缺乏文化内容,它只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台州海洋旅游业必须在海洋文化开发方面有大的突破,努力提升海洋旅游开发的文化品位。
    其次是外部条件的制约。从海洋旅游发展的保障条件来看,促进海洋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力的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财政导向投入尚需要进一步增加,法制环境尚需完善,土地、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撑不足等,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尽完善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市海洋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海洋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海洋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传统的发展手段之间的矛盾,发展速度、规模与发展效益、质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国内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与自然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都是我市海洋旅游业在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的战略问题。
    三、关于整合海洋文化资源,打造台州海洋旅游品牌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市海洋文化资源的地理分布及旅游项目的集聚程度,按照“海陆联动、协调发展”的原则,遵循海洋经济自然属性和发展规律,强化台州与宁波地区、舟山群岛型旅游区域的差异互补性,借助沿海高速的建设和贯通的大好机遇,重点突破,有序推进,打造“海上台州”,努力把台州打造成为浙江省海洋文化旅游的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妈祖文化观光圣地、佛教旅游胜地、全国知名的海岛海洋旅游目的地。
    (一)深入挖掘台州海洋文化的内涵
    沿海旅游区必须从文化导向和文化主题定位确立海洋文化的特点,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旅游硬件设施还是服务管理,事事处处与海洋文化相贴近。应对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竞争性评价,避免区域内旅游产品以及周边区域旅游产品形成替代性竞争,尤其是跟温州、宁波、舟山等地。应注意挖掘“海上丝路”文化游、海洋佛教文化游、海洋民俗风情游、海洋渔业文化游、海洋饮食文化游、海岛生态文化游、抗倭史迹文化游、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游、妈祖与龙王文化游、海洋科普文化游、“山海交融的台商精神”文化游等。同时,加强对海洋文化休闲体验性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通过典型产品的的创意,实现个性化定制,引起广泛关注,赢得广泛市场。如玉环的中国海岛文化节、三门的中国青蟹节、临海的江南长城节等海韵渔情特色的节会等,探索市场运行模式。要按照“全面覆盖市场、高度概括特色、通俗表达个性”的原则,努力创造出大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大型高质量体验性经典场景,使台州的海洋旅游发展有质的飞跃。
    (二)加大海洋旅游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城以港兴,港以城活”。台州要成为“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实现经济从“内陆时代”向“陆海联动时代”转移,成就一个“海上台州”。台州旅游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发展契机,首先是享受各种“海上台州”基础设施建设的便利条件,充分挖掘区域海洋旅游资源,做好文化旅游文章;其次是利用“市外台州”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在外台州商人对家乡海洋旅游业的投入,力争在海洋旅游新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然后充分利用台州市海岛众多、海岸线长的优势,因岛制宜,宜港则港,宜渔则渔,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加快岛屿科学开发利用,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海岛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继续完善大陈岛、大鹿岛、蛇蟠岛和石塘千年曙光园的旅游功能,提高海岛资源开发的整体效益。
    (三)打造台州海洋文化旅游的重点品牌
    品牌的基础是产品,目标是提升这个产品的竞争力。台州旅游打出了“神奇山海、活力台州”品牌宣传口号,同时沿海市县区通过各种渠道叫起了台州海洋旅游的旅游形象口号,如玉环的“休闲渔都、快乐玉环”、三门的“天仙配,海誓山盟(三门)”、温岭的“曙光石风渔韵”、临海桃渚的“海上仙子国”等。其品牌建设和发展存在品牌项目分散、小品牌多、竞争力较弱、整体效应低的问题,所以台州海洋旅游发展要树立大旅游观念,立足于本地丰富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良好的经济环境,消除内部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打造核心海洋旅游产品,如加上新世纪台州战略构想“海上台州”下的一缕阳光、玻雕、生态渔场、云水长和岛屿青等海洋文化综合创新旅游品牌。
    (四)加强台州海洋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地域文化的变更往往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旅游可能是主导因素。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有双重性,文化生态旅游是通过加强控制以达到旅游对海洋文化负面影响的最小化和正面影响的最大化。台州海洋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首先应通过给台州沿海渔区居民提供可选择的收入机会,发展海洋文化生态旅游可为当地渔民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使台州渔民自觉保护和开发当地独特的海洋文化有了外部激励;其次,本地海洋文化能带来收入,并为旅游者欣赏和尊重,可以增强人们的海洋文化自豪感,从而使台州沿海渔民自觉保护和开发当地独特的海洋文化有了内驱力。
    (五)构建台州海洋旅游多元化产品体系 
    根据台州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科学整合全市海洋自然资源和历史、民俗、现代文化资源,以“扬长避短、品质优先、业态创新、适度超前”为基本原则,坚持海陆联动发展、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坚持保护生态文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注重大众休闲产品与高端度假产品结合、滨海城乡旅游产品与海上海岛旅游产品结合,以精品旅游景区发展为龙头,以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海岛休闲娱乐项目、大型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为重点,以滨海城镇旅游和滨海乡村旅游为配套,全面延伸品牌形象,合力打造海岛旅游大品牌。 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海洋旅游产业体系,使海洋文化旅游业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台州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提案人:九三学社台州市委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