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报道>政协全会>三届六次全会>委员之声

陈建吉委员:激励教师有序流动 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11日 来源: 宣传处 字体:【】【】【

???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1996年实现了“两基”目标,2003年提前两年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十五年基础教育的基本普及。2008年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课本费、作业本费,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得到提高;初升高比例达到98.52%。
??? 但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方面的原因,台州教育一直来基础比较薄弱,总体水平在全省处于偏下地位,尤其是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优质师资和生源不断向城区流动,城乡中小学师资水平“两极分化”状况越来越突出,导致农村教育不断萎缩,教师的事业心和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弱化。
???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确立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战略,加大教师流动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明确指出:所谓择校,择的是教师,我们鼓励老师合理流动,推动教师在区域内适当交流。袁贵仁部长的讲话在媒体、教育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教师县域内合理流动问题成了2009年下半年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如何加强城乡学校教师均衡发展,建立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机制,保证城乡学校之间教师保持相对均衡水平,正是我市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和谐发展的核心要素。
??? 一、我市教师流动现状
??? 从对台州市中小学教师流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走访座谈来看,当前台州市中小学教师流动具有以下特点。
??? (一)教师流动呈无序、不合理状态
??? 中小学教师流动一般属个体自发行为,流动中呈现出无序状态。而教师流动带来的主要后果是加剧城乡师资力量的不均衡,进而影响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均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在对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现状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41.1%的调查教师认为“不合理”,26.3%的教师认为“极不合理”,21.7%的教师认为“不清楚”,仅10.9%的调查教师认为是“合理”的。
??? (二)教师流动方向呈单向、上流性趋势
??? 中小学教师的流动方向一般是从乡校→镇区学校→城区学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经济较发达地区学校,从一般的薄弱学校→重点示范学校,从农村学校→城区民办学校→城区公办学校,从学校→教科研机构或其它机关事业单位,流动方向呈单向上流趋势。在最近一次有工作流动经历的教师中,同类区域之间(包括乡校—乡校、镇区学校—镇区学校、市区学校—市区学校)流动的占有流动工作经历调查对象的29.6%,从下位区域流动到上位区域(包括乡校—镇区学校和市区学校、镇区学校—市区学校)的占64.2%,
??? (三)流动对象一般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
??? 在流动的中小学教师中,一般以35周岁以下的各级各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流动主体,这类教师往往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和优势。近几年,县(市、区)域内从农村调入城区学校的大多是3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大多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如我市某县在一次统计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流动的专任教师中,30岁以下的占60%,35岁以下的占81%,40岁以上的只占8%。
??? 二、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原因
??? 造成目前教师不合理流动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教师不合理流动的社会体制原因;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教师外流的直接动因;生活环境的优劣是教师流动的重要因素;重点学校制度导致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促使优秀教师大量向重点学校、示范学校集聚;学校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也是导致教师外流的因素之一;法律与政策的不健全,从制度上导致了教师的不合理流动;教师夫妻分居、子女入学等也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原因。
??? 在诸多造成我市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因素中,城镇中小学大规模扩招是影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因素。近年来,城区中小学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许多城区重点、示范学校通过举办“校中校”、“校中班”等形式扩大招生,导致农村学生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区。这为城镇学校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也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埋下了祸根。城区学校大额举债新建校舍,举办“校中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吸沙机”,一方面吸走了农村大量的生源,另一方面也吸走了大批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使得农村薄弱学校与城镇好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
??? 三、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负面影响
??? (一)拉大了城乡学校之间师资水平的差距
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教师的不合理单向流动,造成了大量优秀骨干教师聚集在城区重点学校,加剧了城乡学校之间师资差距程度。台州市现有60多名特级教师,几乎全部集中在城区的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或教科研部门;现有市级名师206人,其中194名集中在城区学校、12名在镇区学校,没有一名在镇以下学校从教的;现有的95名省名师培养人选中,在市区学校的有92人,3人在镇区学校;城区学校高中、初中、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是农村学校的3—10倍。大量中青年骨干教师外流,往往又缺乏及时的补充,许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失衡、年龄老化。
??? (二)导致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 由于骨干教师的不稳定与大量流失,不少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较八九十年代有大幅度的下滑。据台州市一次中考成绩的统计,语文、数学、英语、社会、自然五门学科共720分,总分在300分以下的考生有12948人,占参加考试人数的16.4%;总分在200分以下的有3206人,占参加考试人数的4.1%。这部分考生有90%以上集中在农村学校。
??? (三)引发了大规模的择校现象
??? 由于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信任,许多家长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子女离开农村学校,不惜花费多年的积蓄甚至负债让子女到城镇学校就读。严重的择校现象,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学校办学秩序的混乱,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如某市一农村学校曾经出现过在编教师20多个,学生却只有十几个的怪象;另一方面,极大地加重了农民负担,从我市农民负担的现实看,教育支出成了农民最大的负担。
??? (四)农村地区许多教师难以安心从教
??? 受大量骨干教师调动的影响,一些普通教师终日关心如何能逃离农村奔向城镇,甚至去拉关系、走后门,往往无法安心教学、研究工作。由于骨干力量的不稳定,长期留守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往往是综合素质较低、业务水平一般、进取精神缺乏的老弱病残者,工作上得过且过,教学中被动应付。
??? (五)引发家长、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严重关注
??? 由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而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已经引起农村地区的家长与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不满与关注,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城乡教师不合理流动反响很大。每年人大、政协均有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教育系统内部也在积极开展调研,探讨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 四、建立教师流动制度的政策建议
??? 自“十五”以来,我市在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首先是加大了教育人事改革工作力度。其次是进一步探索教师流动机制,2008年初,我市提出实施“中心校”战略的思路。近五年来,台州市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一年以上的有525人,短期支教的有972人。第三,我市县域内城乡教师流动有着较好的基础条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全面实施,保障了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也为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许多国内外城乡教师流动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如日本、韩国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我国沈阳等地试行中的教师流动制、上海松江等地转会制、浙江等地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和对口交流任教制度等,都值得借鉴。
??? 为此,建议如下:
??? (一)转变观念,把教师从“单位人”变为“系统人”
??? 从当前现实出发,根据有关法律和政策,把中小学教师从“单位人”(学校人)转变成“系统人”或“部门人”,“实行‘无校籍管理’”。县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教师实行“同工同酬”,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待遇、统一权利、义务和责任,规定城乡学校教师流动的义务、流动的对象、流动的时间、相应的保障措施以及相关责任等。
??? (二)宏观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 从宏观上作出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规划,构建起我市城乡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政策、措施等,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确保区域城乡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建立。
??? (三)建立有利于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政策导向
??? 我市可考虑制定《关于实行中小学教师全员定期流动制度的意见》、《关于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意见》等政府性文件,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要在政府有关文件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 (四)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教师聘任制
??? 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就必须真正落实教师聘任制,真正按照“按需设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择优聘用”的原则推进教师聘任制度。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岗位。其次,实行教师聘任合同管理。再次,加强对教师的科学考核。
??? (五)改革住房管理制度,加快教师公寓建设??
??? 目前,大多农村地区教师没有建立起住房公积金制度;很多城区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完全的房产证,房子不能自由地上市交易。尽快改变学校目前的住房制度,使教师住房能够自由交易,将流动教师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此外,进一步加快区域内教师公寓建设,让更多的城乡中小学教师能够与当地公务员一样解决住房问题。
??? (六)营造促进区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首先要加大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宣传力度;其次要加强对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的必要性认识;第三要努力营造区域教师定期流动的社会舆论氛围;第四要加大对长期在农村、海岛任教的优秀教师宣传力度。
??? 教师合理流动问题,将是教育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走向;激励教师合理流动,对推进我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有着根本性的作用。

?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
台州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 教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